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....有了這套dvd教材 讀書就變的很輕鬆了!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好站連結
我的奇摩部落格 | 我的PCHOME部落格 | 我的奇集集廣告 | 我的露天拍賣場 | 我的奇摩拍賣場 | 我的PCHOME家族 |
|
|||||||
學習國中數學的方法:心靈金庫
第一章 打破數學學習的迷思
大家都明瞭「給他魚,不如給他釣竿」的道理,不只是給他釣竿,更要先讓他明白為何要用釣竿,還要教他怎樣使用釣竿,否則給了他釣竿,可能變成了曬衣竿或打狗棒。
不正確的學習國中數學方法,簡單地說,就是過度使用記憶與熟練來學數學,而不是用理解與思考。會有這樣的結果,其實是長期錯誤的習慣與認知造成的。而廣泛存在於許多人心中的一些迷思,更國中數學阻礙了學生調整學習方法的動機!唯有先打破對於國中數學數學的迷思,讓學生了解錯誤學習國中數學方式所產生的危機,才能使學生願意改正學習習慣和方法。
常常有新認識國中數學的朋友知道我是數學老師後,第一句話就是:「啊!數學是我以前最怕的國中數學科目。」這表示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恐懼數學。有的父母當年就怕數學,因為抓不國中數學到方法而學不好,現在教育子女,同樣不知道該如何督促他們學數學,有的仍舊沿襲自己當初的想法去要求子女,於是對數學的害怕就這麼代代相傳。不僅在台灣,這情況舉國中數學世皆然。
這一章我希望家長與學生一起閱讀國中數學,除了可以打破傳統上對數學的誤解,也能了解為什麼要改變學習方法。
迷思1.國中數學是這樣學的,高中數學也應該這樣學。
我們先來看看,國中數學與高中數學有什麼不同?
從小學到大學,學習的方式需要不斷地改變。小學的數學幾乎都是用國中數學直觀,看得見的真實問題,覺得對就好,不需要證明,過程也不會太長。
國中數學引進較多的符號系統,開始出現一些生活中不易印證的內容,有少許的證明,也出現一些規則,需要用推理來解決問題。
到了高中,數學離生活越來越遠,邏輯的國中數學推論漸漸占有更重的分量,推論必須更精確,題目的變化更大,解題的國中數學過程變長,直觀的想法已經不足以應付了。
如果大學讀數學系,那就變得國中數學更抽象了,幾乎完全是邏輯的思維,直觀只是輔助思考的工具。
每一個階段的國中數學學習方式和要求不同,是因為要配合學生心智的成長,這些改變是循序漸進的,會越來越接近國中數學純數學的本質。小學生無法用高中生的數學思考模式,高中生的數學也無法用小學生的方法學習。
原本學生按部就班學習,依著教材逐漸改變學習方式,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,可是由於升學考試的壓力,不只是學生,還包括家長和老師,常常因此而扭曲了數學的學習,這現象在國中與高中都很常見。
回到我們國中數學的問題:「是否可以用國中時的方法來學習高中數學?」這個問題,要看國中時期是如何學數學的,倒不是國中數學成績好,就一定可以照著以前的方法學習數學;至於那些國中時期就學得國中數學很辛苦的學生,當然更要修正學習的方法,否則高中數學會更慘。
只有兩種學生大致國中數學可以不必擔心。
第一種學生是,國中時在國中數學方面沒有花很多時間、卻又能考好的同學。不要懷疑,真的國中數學些學生是如此,他們已經抓到了學數學的方法,總是能夠輕鬆學好國中數學,這些學生在進入高中後,也會再自行思索而找國中數學到適合高中的學習方法。正確學習數學的方向在國中與高中相差不多,可惜只有很少數的學生掌握到方向。
另一種學生就是,國中數學時即熱愛數學,我是指那種喜歡數學本身的學生,而不是只喜歡國中數學數學分數或數學老師的學生。這種學生已經領略了數學的樂趣,會廣泛涉獵課外的國中數學,而他們的數學成績也都很好。
那麼,那些國中三年都戰戰兢兢國中數學努力算數學、同時也能得到不錯成績的國中數學學生,又會面臨什麼處境呢?
這些同學多國中數學半沒有用對方法,但是由於國中數學範圍不大,考題變化不多,所以藉由不斷反覆練習,通常也可以得到不錯的成績。像這樣,運用記憶與熟練來代替理解的方法,在國中時期可能還有效,可是上了高中就不行了國中數學。這樣的學生通常數學分數還不錯,可是不喜歡數學,也不知道數學到底學了什麼。
這樣的學生國中數學其實很多,去年(2008年)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(IEA)公布調查結果,台灣八年級學生數學平均成績國中數學全球第一,但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卻吊車尾。
拿國中數學與國中數學來超級比一比,高中當然比較難,分量也多了很多倍──其實更重要的是,高中數學比國中數學更抽象、更精細而嚴謹,因此相對的,在高中階段,邏輯推論會國中數學比演算更重要。這本來就是數學這門學科的特性,只是高中階段要國中數學求更高,如果讀到大學數學系,要求又會比國中數學高中階段更高。
至於考試題目,當然就更廣泛而難以捉摸,每年的學測與指考國中數學題目推陳出新,學校的考題也跟著變化多端。不僅數學科是這樣,其他科目也大致如此。
那麼那些認真國中數學學習數學,花了很多時間,而且考了高分的學生,他們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嗎?這很難國中數學說對或錯,可是他們的學習方法可能適用於考高中的基測,卻不國中數學適用於考大學的學測與指考。
國中老師的教學目標是國中數學好基測,考好基測的方法很多,較多的國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偏重於「熟能生巧」,結果造成只有少部分學生會在熟練後再自己想清楚,而多半學生在熟練到足以應付考試後,就不會再深入思考了。國中數學多為基本運算而變化不大,靠機械式記憶和不斷演算,確實可以拿到高分。
我知道很多國中數學補習班會用幾種有效的法寶,一種是嚴格管教,看你國中數學敢不敢再做錯。曾經有一個學生很認真地告訴我:「我爸爸跟我講,學校老師不可以打學生,補習班老師可以。」天啊!這是哪門子的道理?
另一種是死纏爛打,學不會(應該是「記不得」或「做不對」)你就別想回家,繼續做到會為止,否則星期天國中數學還要再來做。
還有一種是循國中數學循善「誘」,做對了就記點,累積點數換獎品。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,大把鈔票讓孩子去補習,孩子不知感謝,補習班老師略施小惠,孩子就感激涕零。唉!做父母的通常也只能感嘆,國中數學只要孩子考好就阿彌陀佛了。
即使學校老師也可能是這樣。
阿超是個活潑的學生,喜歡數學國中數學也樂在數學,基測數學滿分。有一次,他私下告訴我他在國中遇見的國中數學兩位數學老師,那是一所師資優良的私立學校。國一的老師上課國中數學活潑而精采,有時天馬行空,偶爾不知所云,卻很有啟發性,常使他東想西想。
班上也有幾位同學像他一樣因而喜歡數學,這幾個同學後來在數學上也都有傑出的表現,但是全班的數學成績,卻非常不理想。有的學生抱怨上課抓不到重點,有些家長反映老師的作業、考試太少。
國二換了一個數學名師,上課幽默國中數學又有權威,解題時條理而清楚國中數學,又有很多手段和技巧,將全班治得服服貼貼,全班的數學成績也脫胎換骨般在全年級名列前矛。新老師一直?到他們畢業,全班都很喜歡國中數學新老師,只是阿超覺得新老師把數學變得不再有趣。
這是國中數學老師的使命:讓全班學生考高分,將他們送進理想的高中。所以,很多學生經過反覆練習,變成基測高分卻不了解數學的學生,這些學生上高中後,如果不能改變學習國中數學的態度,當然就學不好了。
迷思2. 國中數學都學不好,高中數學沒救了。
沒有什麼情況會國中數學沒救了,只有認定自己沒救的人,才是真的沒救了,俗話說「哀莫大於心死」,只要不放棄,就永遠有機會。
國中數學很爛的同學,要清楚過去國中數學錯誤的原因,方法不對,就永遠學不好數學。先將本書徹底看一遍,想一想本書的國中數學說法是否有道理,再檢視一下自己以前的學習方法是否不妥。真正了解過去的錯誤方法,才可能真正的改正。下一步就是,認真執行本書國中數學所講的學習方式。開始會國中數學很辛苦,畢竟要立即改變既有的習慣很不容易,但是一陣子以後,你就會發現學數學也可以很有意思。
至於國中沒學好的數學,可以重新再學一次國中數學,只要把課本裡的數學真正讀懂就行了。也可以配合高中數學,遇到跟國中數學有關的部分,再由基本重新來過,多做一點基本運算國中數學即可,不用擔心國中數學比人家少學了三年的東西。國中三年的數學,大約相當於高中一冊的分量,你就這麼想:「別人三年讀六冊,我得三年讀七冊。」並不難做到吧。
我見過很多學生,國中時數學成績平平,高中時數學成績突飛猛進,一般人的說法是他「突然開竅了」,其實是他抓到了方法,學習自然國中數學就得心應手了。
迷思3.數學學不好就是因為演算題目不夠。
這話有三分道理與七分迷思,演算題目是學習數學的必經階段,不過數學內容尚涵蓋推理與論證,演算題目絕不是最重要的。運用正確方法國中數學,多做不同的題目,會加強解題的能力,但若方法錯誤,做再多題目也是枉然。
簡單來說,多做題目是要國中數學能不斷累積解題經驗,變成有用的知識。可是有的學生雖然很努力,卻只在吸收一堆零碎又不完整的片段,又不能加以融會整合,最後還是頭腦空空。中國有句老話國中數學:「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。」西方也有句:「哈巴狗環遊世界一周,還是隻哈巴狗。」問題不在做題經驗多,而是經驗是否能夠累積成有用的知識。讀完本書第三章,你就能了解這中間國中數學的差別。
數學不是熟能生巧的技能,數學重要的是推理與論證。不懂而拚命算國中數學,是浪費時間,懂了而一直做重複的演算,是原地踏步;只有懂了以後再不斷算不一樣的題目,才會進步。
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,首先想到的就是練習不夠,於是,買一堆參考書國中數學、測驗卷,逼孩子再多花一點時間,再多算一點數學。反正多做不會錯,最好一遍又一遍地反覆做,這也開始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噩夢。
其實,大多數排斥或放棄數國中數學學的學生都經過了很多努力,只是因為方法不對,拚命算了之後仍舊考不好,一再受到挫折,直到有一天,他覺得自己永遠都學不好數學了,或者覺得將時間用在其他科目上比較有效率,因此選擇跟數學說再見。
部分老師也會陷入這種迷思,沒有提升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層次,也沒有建立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,只是賣力地講解與不斷地考試,然後埋怨學生為什麼總是記不住,最後徒留無奈的老師與無助的學生。
「多算就自然會了」是很多學生、家長,甚至部分老師共同的迷思。
在一個基礎法文國中數學班上,老師從頭到尾都只用法語上課,有學生下課後向老師抱怨聽不懂,老師親切地告訴學生:「不管你聽不聽得懂,只要常常聽,你自然就會懂了。」學生回答:「但是我家狗每天亂吠,我聽了10年還是聽不懂牠在叫什麼?」
這比喻也許過分了點,但道理是相同的,因為只有懂了以後的練習,才是有效的學習。多半學生的問題是沒有充分理解,而不是演算不夠,如果不能加深理解,再怎麼反覆運算也是沒有用的。本書第三章也會仔細說明如何深入理解。
數學的重點是邏輯的推演,而不是機械式的運算,在真正理解數學後,只需要適量的運算即可。相反的,如果在沒有充分理解以前,只是國中數學不斷的運算,對數學學習非但沒有幫助,反而可能阻礙了提升數學理解層次的機會,因為反覆練習常使學生記熟做法而自以為已經學會了。
這是很危險的,因為只要一遇到稍加變化的題目,學生就會束手無策,尤其經過一段時間後,更容易因記國中數學憶生疏而忘記做法。長久這樣,學生會變得自以為都學會了,但很國中數學快就都忘了,而在考試的時候,每題都自以為會寫,但都沒有把握,只能希望答案是對的(甚至自己也不知道是否算對了),或者自認考得不錯(因為都有算出一個答案),發下考卷才發現分數不是自己預期的。
這樣的學習還有一個缺點:學過的東西會在一段時間之後忘得一乾二淨。
有人相信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,但在學習數學方面,這句話卻未必正確。每個班級總能看到有些學生非常努力學數學,卻總是學不好,同時也會發現一些學生輕輕鬆鬆學好數學。
「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」,常常造就一些悲劇英雄;「要怎麼收穫,先怎麼栽」,才能事半功倍,獲得大豐收。學習數學時,一定要先弄清楚正確的學習方法,接下來的努力才會有收穫。
N-1-01 能說、讀、聽、寫一萬以內的數,比較其大小,並作位值單位的換算。
N-1-02 能理解國中數學加法、減法的意義,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N-1-03 能理解乘法國中數學的意義,解決生活中簡單整數倍的問題。
N-1-04 能理解除法的意義,解決生活中的國中數學問題,並理解整除、商與餘數的概念。
N-1-05 能熟練加減國中數學直式計算。
N-1-06 能理解九九乘法。
N-1-07 能理解乘除直式計算,熟練較小位數的乘除國中數學直式計算。
N-1-08 能在具體情境中,解決簡單兩步驟國中數學問題。
N-1-09 能在具體情境中,初步認識國中數學分數,並解決同分母分數國中數學的比較與加減問題。
N-1-10 能認識一位小數,並作比較與國中數學加減計算。
N-1-11 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,透過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國中數學數線,並標記整數值。*
N-1-12 能在數線上作整數加、減的操作。
N-1-13 能報讀時刻,認識常用的時間單位,並做時或分同單位的加減計算。
N-1-14 能對兩個同類量作直接比較。
N-1-15 能作兩個同類量的間接比較與個別單位的比較。
N-1-16 能使用日常測量工具進行實測活動,理解其單位和刻度結構,並解決同單位量的比較、加減與簡單整數倍的問題。
N-1-17 能做量的估測。
N-2-01 能透過位值概念,延伸整數的認識到大數,並作位值單位的換算。
N-2-02 能熟練整數加、減、乘、除的直式計算。
N-2-03 能熟練整數四則混合運算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N-2-04 能理解因數、倍數、公因數與公倍數。
N-2-05 能用四捨五入法,對某數在指定國中數學位數取概數,並作加、減、乘、除之估算。
N-2-06 能理解國中數學分數之「整數相除」的意涵。
N-2-07 能認識國中數學真分數、假分數與帶分數,作同分母分數的比較、加減與整數倍計算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N-2-08 能理解國中數學等值分數、約分、擴分的意義。
N-2-09 能理解通分的意義,並用來解決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問題。
N-2-10 能認識多位國中數學小數,理解其比較,及用直式處理加、減與整數倍的計算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N-2-11 能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N-2-12 能用直式處理國中數學乘數是小數的計算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N-2-13 能做分數與小數的互換,並標記在數線上。
N-2-14 能認識比率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。
N-2-15 能認識測量的普遍單位,並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。
N-2-16 能理解普遍單位間的關係,並在描述一個量時,作不同單位間的換算。
N-2-17 能理解長方形面積、周長與長方體體積的公式。(S-2-07)
N-2-18 能理解國中數學容量、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。
N-2-19 能運用切割重組,理解三角形、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。(S-2-08)
N-3-01 能認識質數、合數,並做質因數分解。
N-3-02 能理解最大公因數、最小公倍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,並用來將分數約成最簡分數。
N-3-03 能理解除數為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N-3-04 能用直式處理除數為小數的計算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N-3-05 能理解比、比例、比值與正、反比的意義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N-3-06 能理解速度的概念與應用,認識速度的普遍單位及換算,並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。
N-3-07 能熟練比例式的基本國中數學運算。
N-3-08 能認識負數,並將負數標記在數線上,以理解正負數之比較。
N-3-09 能理解加、減運算在數線上的對應操作。
N-3-10 能理解國中數學絕對值的意義。
N-3-11 能熟練國中數學正負數的混合四則運算。
N-3-12 能認識指數的記號與指數律。
N-3-13 能認識科學記號,並理解其國中數學運算規則。
N-3-14 能理解生活中常用的國中數學數量關係,並恰當運用於解釋國中數學問題或將問題列成算式。(A-3-05)
N-3-15 能以適當國中數學的正方形單位,對曲線圍成的國中數學平面區域估算其面積。(S-3-03)
N-3-16 能理解圓面積與圓周長國中數學的公式,並計算簡單扇形面積。(S-3-04)
N-3-17 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國中數學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。(S-3-06)
N-4-01 能認識二次方根國中數學及其近似值。
N-4-02 能理解國中數學二次方根的四則運算。
N-4-03 能辨識具規則性的國中數學數列。
N-4-04 能理解等國中數學差數列的樣式、規則性及未知量。
N-4-05 能辨識等差級數的樣式、規則性及理解未知量求法
第一章 打破數學學習的迷思
大家都明瞭「給他魚,不如給他釣竿」的道理,不只是給他釣竿,更要先讓他明白為何要用釣竿,還要教他怎樣使用釣竿,否則給了他釣竿,可能變成了曬衣竿或打狗棒。
不正確的學習方法,簡單地說,就是過度使用記憶與熟練來學數學,而不是用理解與思考。會有這樣的結果,其實是長期錯誤的習慣與認知造成的。而廣泛存在於許多人心中的一些迷思,更阻礙了學生調整學習方法的動機!唯有先打破對於數學的迷思,讓學生了解錯誤學習方式所產生的危機,才能使學生願意改正學習習慣和方法。
常常有新認識的朋友知道我是數學老師後,第一句話就是:「啊!數學是我以前最怕的科目。」這表示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恐懼數學。有的父母當年就怕數學,因為抓不到方法而學不好,現在教育子女,同樣不知道該如何督促他們學數學,有的仍舊沿襲自己當初的想法去要求子女,於是對數學的害怕就這麼代代相傳。不僅在台灣,這情況舉世皆然。
這一章我希望家長與學生一起閱讀,除了可以打破傳統上對數學的誤解,也能了解為什麼要改變學習方法。
迷思1.國中數學是這樣學的,高中數學也應該這樣學。
我們先來看看,國中數學與高中數學有什麼不同?
從小學到大學,學習的方式需要不斷地改變。小學的數學幾乎都是用直觀,看得見的真實問題,覺得對就好,不需要證明,過程也不會太長。
國中的數學引進較多的符號系統,開始出現一些生活中不易印證的內容,有少許的證明,也出現一些規則,需要用推理來解決問題。
到了高中,數學離生活越來越遠,邏輯的推論漸漸占有更重的分量,推論必須更精確,題目的變化更大,解題的過程變長,直觀的想法已經不足以應付了。
如果大學讀數學系,那就變得更抽象了,幾乎完全是邏輯的思維,直觀只是輔助思考的工具。
每一個階段的學習方式和要求不同,是因為要配合學生心智的成長,這些改變是循序漸進的,會越來越接近純數學的本質。小學生無法用高中生的數學思考模式,高中生的數學也無法用小學生的方法學習。
原本學生按部就班學習,依著教材逐漸改變學習方式,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,可是由於升學考試的壓力,不只是學生,還包括家長和老師,常常因此而扭曲了數學的學習,這現象在國中與高中都很常見。
回到我們的問題:「是否可以用國中時的方法來學習高中數學?」這個問題,要看國中時期是如何學數學的,倒不是國中數學成績好,就一定可以照著以前的方法學習數學;至於那些國中時期就學得很辛苦的學生,當然更要修正學習的方法,否則高中數學會更慘。
只有兩種學生大致可以不必擔心。
第一種學生是,國中時在數學方面沒有花很多時間、卻又能考好的同學。不要懷疑,真的有一些學生是如此,他們已經抓到了學數學的方法,總是能夠輕鬆學好數學,這些學生在進入高中後,也會再自行思索而找到適合高中的學習方法。正確學習數學的方向在國中與高中相差不多,可惜只有很少數的學生掌握到方向。
另一種學生就是,國中時即熱愛數學,我是指那種喜歡數學本身的學生,而不是只喜歡數學分數或數學老師的學生。這種學生已經領略了數學的樂趣,會廣泛涉獵課外的數學,而他們的數學成績也都很好。
那麼,那些國中三年都戰戰兢兢努力算數學、同時也能得到不錯成績的學生,又會面臨什麼處境呢?
這些同學多半沒有用對方法,但是由於國中數學範圍不大,考題變化不多,所以藉由不斷反覆練習,通常也可以得到不錯的成績。像這樣,運用記憶與熟練來代替理解的方法,在國中時期可能還有效,可是上了高中就不行了。這樣的學生通常數學分數還不錯,可是不喜歡數學,也不知道數學到底學了什麼。
這樣的學生其實很多,去年(2008年)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(IEA)公布調查結果,台灣八年級學生數學平均成績全球第一,但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卻吊車尾。
拿國中數學與高中數學來超級比一比,高中當然比較難,分量也多了很多倍──其實更重要的是,高中數學比國中數學更抽象、更精細而嚴謹,因此相對的,在高中階段,邏輯推論會比演算更重要。這本來就是數學這門學科的特性,只是高中階段要求更高,如果讀到大學數學系,要求又會比高中階段更高。
至於考試題目,當然就更廣泛而難以捉摸,每年的學測與指考題目推陳出新,學校的考題也跟著變化多端。不僅數學科是這樣,其他科目也大致如此。
那麼那些認真學習數學,花了很多時間,而且考了高分的學生,他們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嗎?這很難說對或錯,可是他們的學習方法可能適用於考高中的基測,卻不適用於考大學的學測與指考。
國中老師的教學目標是考好基測,考好基測的方法很多,較多的國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偏重於「熟能生巧」,結果造成只有少部分學生會在熟練後再自己想清楚,而多半學生在熟練到足以應付考試後,就不會再深入思考了。國中數學多為基本運算而變化不大,靠機械式記憶和不斷演算,確實可以拿到高分。
我知道很多國中數學補習班會用幾種有效的法寶,一種是嚴格管教,看你敢不敢再做錯。曾經有一個學生很認真地告訴我:「我爸爸跟我講,學校老師不可以打學生,補習班老師可以。」天啊!這是哪門子的道理?
另一種是死纏爛打,學不會(應該是「記不得」或「做不對」)你就別想回家,繼續做到會為止,否則星期天還要再來做。
還有一種是循循善「誘」,做對了就記點,累積點數換獎品。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,大把鈔票讓孩子去補習,孩子不知感謝,補習班老師略施小惠,孩子就感激涕零。唉!做父母的通常也只能感嘆,只要孩子考好就阿彌陀佛了。
即使學校老師也可能是這樣。
阿超是個活潑的學生,喜歡數學也樂在數學,基測數學滿分。有一次,他私下告訴我他在國中遇見的兩位數學老師,那是一所師資優良的私立學校。國一的老師上課活潑而精采,有時天馬行空,偶爾不知所云,卻很有啟發性,常使他東想西想。
班上也有幾位同學像他一樣因而喜歡數學,這幾個同學後來在數學上也都有傑出的表現,但是全班的數學成績,卻非常不理想。有的學生抱怨上課抓不到重點,有些家長反映老師的作業、考試太少。
國二換了一個數學名師,上課幽默又有權威,解題時條理而清楚,又有很多手段和技巧,將全班治得服服貼貼,全班的數學成績也脫胎換骨般在全年級名列前矛。新老師一直?到他們畢業,全班都很喜歡新老師,只是阿超覺得新老師把數學變得不再有趣。
這是國中數學老師的使命:讓全班學生考高分,將他們送進理想的高中。所以,很多學生經過反覆練習,變成基測高分卻不了解數學的學生,這些學生上高中後,如果不能改變學習數學的態度,當然就學不好了。
迷思2. 國中數學都學不好,高中數學沒救了。
沒有什麼情況會沒救了,只有認定自己沒救的人,才是真的沒救了,俗話說「哀莫大於心死」,只要不放棄,就永遠有機會。
國中數學很爛的同學,要清楚過去錯誤的原因,方法不對,就永遠學不好數學。先將本書徹底看一遍,想一想本書的說法是否有道理,再檢視一下自己以前的學習方法是否不妥。真正了解過去的錯誤方法,才可能真正的改正。下一步就是,認真執行本書所講的學習方式。開始會很辛苦,畢竟要立即改變既有的習慣很不容易,但是一陣子以後,你就會發現學數學也可以很有意思。
至於國中沒學好的數學,可以重新再學一次,只要把課本裡的數學真正讀懂就行了。也可以配合高中數學,遇到跟國中數學有關的部分,再由基本重新來過,多做一點基本運算即可,不用擔心比人家少學了三年的東西。國中三年的數學,大約相當於高中一冊的分量,你就這麼想:「別人三年讀六冊,我得三年讀七冊。」並不難做到吧。
我見過很多學生,國中時數學成績平平,高中時數學成績突飛猛進,一般人的說法是他「突然開竅了」,其實是他抓到了方法,學習自然就得心應手了。
迷思3.數學學不好就是因為演算題目不夠。
這話有三分道理與七分迷思,演算題目是學習數學的必經階段,不過數學內容尚涵蓋推理與論證,演算題目絕不是最重要的。運用正確方法,多做不同的題目,會加強解題的能力,但若方法錯誤,做再多題目也是枉然。
簡單來說,多做題目是要能不斷累積解題經驗,變成有用的知識。可是有的學生雖然很努力,卻只在吸收一堆零碎又不完整的片段,又不能加以融會整合,最後還是頭腦空空。中國有句老話:「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。」西方也有句:「哈巴狗環遊世界一周,還是隻哈巴狗。」問題不在做題經驗多,而是經驗是否能夠累積成有用的知識。讀完本書第三章,你就能了解這中間的差別。
數學不是熟能生巧的技能,數學重要的是推理與論證。不懂而拚命算,是浪費時間,懂了而一直做重複的演算,是原地踏步;只有懂了以後再不斷算不一樣的題目,才會進步。
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,首先想到的就是練習不夠,於是,買一堆參考書、測驗卷,逼孩子再多花一點時間,再多算一點數學。反正多做不會錯,最好一遍又一遍地反覆做,這也開始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噩夢。
其實,大多數排斥或放棄數學的學生都經過了很多努力,只是因為方法不對,拚命算了之後仍舊考不好,一再受到挫折,直到有一天,他覺得自己永遠都學不好數學了,或者覺得將時間用在其他科目上比較有效率,因此選擇跟數學說再見。
部分老師也會陷入這種迷思,沒有提升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層次,也沒有建立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,只是賣力地講解與不斷地考試,然後埋怨學生為什麼總是記不住,最後徒留無奈的老師與無助的學生。
「多算就自然會了」是很多學生、家長,甚至部分老師共同的迷思。
在一個基礎法文班上,老師從頭到尾都只用法語上課,有學生下課後向老師抱怨聽不懂,老師親切地告訴學生:「不管你聽不聽得懂,只要常常聽,你自然就會懂了。」學生回答:「但是我家狗每天亂吠,我聽了10年還是聽不懂牠在叫什麼?」
這比喻也許過分了點,但道理是相同的,因為只有懂了以後的練習,才是有效的學習。多半學生的問題是沒有充分理解,而不是演算不夠,如果不能加深理解,再怎麼反覆運算也是沒有用的。本書第三章也會仔細說明如何深入理解。
數學的重點是邏輯的推演,而不是機械式的運算,在真正理解數學後,只需要適量的運算即可。相反的,如果在沒有充分理解以前,只是不斷的運算,對數學學習非但沒有幫助,反而可能阻礙了提升數學理解層次的機會,因為反覆練習常使學生記熟做法而自以為已經學會了。
這是很危險的,因為只要一遇到稍加變化的題目,學生就會束手無策,尤其經過一段時間後,更容易因記憶生疏而忘記做法。長久這樣,學生會變得自以為都學會了,但很快就都忘了,而在考試的時候,每題都自以為會寫,但都沒有把握,只能希望答案是對的(甚至自己也不知道是否算對了),或者自認考得不錯(因為都有算出一個答案),發下考卷才發現分數不是自己預期的。
這樣的學習還有一個缺點:學過的東西會在一段時間之後忘得一乾二淨。
有人相信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,但在學習數學方面,這句話卻未必正確。每個班級總能看到有些學生非常努力學數學,卻總是學不好,同時也會發現一些學生輕輕鬆鬆學好數學。
「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」,常常造就一些悲劇英雄;「要怎麼收穫,先怎麼栽」,才能事半功倍,獲得大豐收。學習數學時,一定要先弄清楚正確的學習方法,接下來的努力才會有收穫。